I want to be a complete engineer - technical genius and sensitive humanist all in one!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修养.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修养. Show all posts

Sunday, April 8, 2012

访曾文正公故居

拜访曾文正公故居一直是我的心愿,清明放假期间终于了却了这个小小的心愿。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清朝“中兴名臣”之一,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
曾公的故居现在位于娄底市,去的时候有一娄底的朋友一起随同,从娄底市出发开车估计要两个小时的样子才能够到达荷叶镇。
曾公的故居到了,依山而建。
远远的就能够看到一面硕大的“帅”字大旗随风飘扬。

曾公故居前随风飘扬的帅字大旗

曾公故居的前面是一大片水塘,塘水不深。时值四月初,湖南还是早春时节,荷塘里面残留着去年的残荷,或许这就是荷叶塘的来历吧。

曾公故居前的荷塘
几只大肥鸭悠闲的卧在池塘边上,晒着太阳,感觉生活也挺美好的吧!


荷叶塘悠闲的胖鸭子

这个是曾公故居的正门

曾公故居正门
曾公故居正门左边是一个当地居民依托曾公故居这个旅游景点自发形成的一个小市集,多卖旅游纪念品加当地的一些特产。同时是附近有一个售票点,参观曾公故居是要门票的,60元一张。
正值清明,我是怀着一种严肃的心情来拜访曾公故居的。
我从两年前读史读到曾公,对比中国历史上近代(中国近代的概念我比较认同徐中约先生的提法,大约从1600年开始)几个封侯拜相、建功立业的文人,着重挑选三人进行对比研究,按照年代排序是:王守仁、曾国藩、毛泽东。
论历史地位和影响:曾毛可并列,王居次;
论功勋:曾第一,毛二,王三;
论人品:曾第一,王第二,毛第三;
曾公是被现在的官方历史严重诋毁和贬低的一个人,这可能与他消灭清末的农民起义有关,要知道,目前官方那一套与太平天国何其相似?
都是以一种舶来品作为纲领性文件:太平天国是《圣经》,天朝是马恩著作;
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天国搞了一个《天朝田亩制度》,天朝搞了一个MZD思想,DXP理论什么的,说白了他们掌握理论的解释权,怎么理解、怎么思考要听他们的;
都搞了一个虚无缥缈的远景吸引大家上当:太平天国是小天堂,天朝是共产主义;
之初都奉行公正廉明,之后都肆无忌惮;
太平天国趁列强欺凌中国之际崛起,TG也是由于日本的入侵而壮大,毛还是很感激日本人的;
前者说是农民起义,实际上领导人没有一个是纯粹农民起家的;后者代表工农,就更是一个笑话了。
......此处省略诸多文字,有兴趣的多读读历史,拿脑袋多撞下墙壁,发扬下独立思考的精神,自己总结吧!
我从来都认为参观历史名人故居要高价买门票都是一种非常令人不齿的行为,可是这种行为在大陆变得司空见惯。
人去、楼空、先贤的精神和思想荡然无存,却守着人家的宅子大肆的搞买卖,谋私利,说是管理和维护,居然连主人的生平都所知不详,真他妈的的够垃圾的啊!

到了门口,这个曾公故居的匾额


不知何人题写的匾额

从中门进入,正面对的即是久负盛名的富厚堂


富厚堂
本质上,娄底市把曾公故居宣传为所谓“民间最后一座侯府”是不正确的。
曾氏家族在富坨村本有祖业田庄,清咸丰七年曾国藩于此建立家庙,田宅后分归其弟曾国荃,同治四年移归曾国藩所有,在其弟曾国潢等主持下进行大规模修葺,同治五年竣工,曾国藩家属移居于此。同治六年曾纪泽主持在其南侧修建藏书楼并于同治八年完工。同治十二年曾纪泽又进行了大量翻修和扩建,称为八本堂新宅,至光绪元年,富厚堂建设全面完成,曾氏家族世代居住于此。
所以,实际上,这个仅仅是曾公的祖屋而已,远远算不上什么侯门府邸。
如果有人去山西或者安徽参观过当年晋商或者徽商的大院,就会觉得参观曾公故居非常失望,首先规模不大,远不如晋商、徽商那些大宅,而来建筑比较朴素,与豪华奢侈相去甚远。
1949年富厚堂由当地政府接管,1951年后为荷叶区/乡政府机关驻地,在文化大革命等历次运动中还是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这个非常严重的破坏,实质上意味这曾公的故居几乎算是重建的。
当看到曾公旧宅当年吃水的水井都被掩埋,后与近几年才重新被挖掘开时,与我通行的老婆说到,“除了地基和地名是真的,其余的全部都是假的”。

故居左边有一处天井,旁边的开阔房间放置着一副匾额,这是曾公为当时的部下,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彭玉麟题写的祠堂匾额:


曾公题写的匾额
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曾公之后的三位无不是曾公提携培养才成为晚期的清王朝之中流砥柱,连一向豪气冲天、藐睨天下的左宗棠也说: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

左侧房屋的二楼是曾公和曾公的长子纪泽的藏书楼


“公记”藏书楼
公记藏书楼是曾公藏书的地方,当年曾公战场归来带的最多的就是书。如今书架空空,上面摆放的那些只是古书的样本,一本原版书籍都没有。


“朴记”藏书楼
朴记藏书楼是曾公长子纪泽的藏书楼,这个已经人去书空,景区连放几本书样也懒得放了。
上个年代中期,国民党从大陆撤离的时候,曾氏后人将曾公的多年藏书,日记,书信等其他大量原迹全部撤往台湾或者国外,我说不清楚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幸运的是这些真迹终于能够得以保存,不至于毁于历次的疯民运动。任何一个有心人都能够读到曾公原汁原味的著作,从中汲取到营养,而不是被篡改的让人感到可笑的历史记录;不幸的是曾公的故居处了地基没有一样是曾公的。












故居的一处天井


故居内几只觅食的鸡
一群鸡在悠闲的觅食,应该是景区管理人员的吧。这个,算是管理者的聪明还是愚蠢呢?


后山的一栋小楼
看介绍说这个小楼是纪泽建的,当然现在能够看到的也是前几年重建的,至于真迹,恐怕早已化为尘土了吧。


思云馆

在故居右侧,高出故居主题建筑富厚堂围墙之外的一个高坡上有一处平台,这便是思云馆的所在地。
思云馆系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曾公称其“五杠间而四面落檐,即极大方矣”。
咸丰七年二月,曾公父亲去世,公从江西军营奔丧返家。
此时,公父母双亡,为纪念双亲,取古代“望云思亲”之意,公在家亲筑思云馆。
居丧期间,“恪守礼庐”、“读礼山中”,即常居思云馆。
公在江西战场,每每失意,处境十分困难。因此,居丧之初,他有借“在籍终制”之机,认真烦死。通过反思,思想发生了极大变化(曾氏思想一生有三变:京宦时以“程朱”为依归;办团练时变为“申韩”;在家丁艰中再变为用“黄老之术”)。咸丰八年六月,公二次出山带兵,即运用“黄老之术”,“无人不拜,无信不回”,以“柔道克刚”而行之。
曾公与左宗棠本有“旧恶”,从家到长沙,即主动拜访左宗棠,并集“敬胜义,又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嘱左宗棠为其书联,于是,两人交欢如初。
从此,曾国藩在政治、军事人都极为顺利。
年余以后,他即署理两江总督,终成“中兴第一名臣”。


思云馆内曾公和夫人欧阳氏的画像
曾氏之耕读家风,是其祖父星冈公遗下的“治家八字决”即:书、疏、鱼、猪、早、扫、考、宝(读书、种菜、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曾氏祖传家风至曾国藩时代得以完善成型。
曾氏家训以八本为经(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八宝为纬,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了一套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历为典范,在其故里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并让不少家庭为之推崇、仿效,使家道兴旺。
曾国藩的结发之妻欧阳氏,系衡阳欧阳凝祉之女,清封一品夫人,一品候夫人,一品候太夫人。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年)二月,生于衡阳水口乡五马冲。其父为曾国藩受业恩师,与曾家早有交往。
欧阳夫人是曾氏优良家风的坚强悍卫者、实践者、发扬者。
这充分说明,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贤妻良母在有力的支持。

思云馆的中堂是一尊曾公铜像,铜像铸于何年何代已无从知晓。

曾公铜像

从思云馆沿小路下来,是一座小亭。小亭无名,当然是我不知道名字,再当然,小亭仍然是最近几年才建的,从前增家的真实面貌恐怕早已不会有人记得了,包括曾氏的后人。因此,我也懒得去追究这个小亭到底叫什么名字了,姑且就叫它小亭吧。



出大门,现在的曾公故居一角还是隐匿于绿影之中。



曾公故居内夹杂着穿大清服装照相的摊贩,到处乱窜的小狗和扑腾着翅膀找东西吃的鸡鸭。
大门口的厢房已经改成销售曾国藩的各种纪念品,外加销售有关曾国藩的乱七八糟的文化产品,在我看来十之八九都算是文字垃圾。
走出大门,我心中充满了感慨。
近代湖南的崛起,始于曾国藩。
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这一怪胎之后,天下督抚半数出自湘军。
伴随着消灭太平天国而兴起的洋务运动风起云涌。在曾国藩的高足李鸿章的推波助澜下正在中华大地蓬勃展开。洋务运动又使得多数的三湘士子们开阔视野,在近现代中国涌现出大批的人才。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故居被搞成这个样子 - 除了地基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
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啊!!!
无语的很。

Tuesday, March 20, 2012

正确的读书方法


我能够想到的正确的读书方法,就是去阅读原典。如果你相信马列主义,那就去读马列主义的原典;如果你相信进步自由主义,那你就去读哈耶克波普尔的原典;如果你相信保守主义,那你就去读埃德蒙伯克和阿克顿勋爵的原典;或者你又相信新保守主义,那就去读斯特劳斯布鲁姆的原典。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产生谎言的地方不仅仅是制度,而且还在公众。对于开放、发展和经济的迷信,不仅仅是在上层,也在中层,也在下层。任何的迷信,都是谎言制造的温床。
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卡尔维诺最有力量的一句话是:“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在我看来,原典的作用就是这样一种在发展时代的和谐合唱中的强大噪音,它乃是对抗这个时代浮华、喧噪和宣传的唐吉坷德之矛,它乃是刺向遍地谎言、争吵和虚饰的倚天剑,它乃是获得心灵救赎与独立思考的惟一道路。
比环境污染更可怕的是心灵污染。恰如徐贲认为,被洗脑比无知更可怕。被洗脑不仅仅发生在制度层面,也发生在社会层面,和公众层面。读原典,就是恢复常识,建立常识。恢复和建立关于人的常识,关于人性的常识,关于社会的常识。
常识,是需要保卫的。保卫常识,就是保卫心灵。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1

续研发项目反思

Z总被废,由公司副总,一个核心研发部门的最高负责人贬到销售部门,做销售主管的部下;
Z总所属部门解散,所有人员分流到其他研发部门,多数进入Y总部门;
Y总实力空前强大,更加巩固公司老二的地位,无人可撼动;
被分流的兄弟早晚被杀,能够活下来的不会有几个;
M项目名存实亡,不久必安乐死;
T君沦落为无事可做无足轻重的人,呆在产品部门却不懂产品开发,擅长数字IC前端设计却不再数字IC设计部门;

Friday, September 9, 2011

新书

新购买两本书,一本书是《系统的哲学》,金观涛先生的作品。
以前我曾经精读过金先生的《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一书,认为金先生写的很好,用通俗的文字简洁的描述高深的道理,很值得称赞,现在读金先生的《系统的哲学》仍然延续这种风格。
在不短的前沿里面金先生回顾了自己的人生成长之路,对我这个后辈而言有相当的借鉴和回顾之用,能够读到这么合乎自己心意的著作,非常感谢金先生。


另外一本是描述大众心理学的《乌合之众》,之前没有接触过该方面的知识,纯属于开阔视野,至于读后感,读完再专门论述吧!

Thursday, September 8, 2011

娱乐圈的将军

因戏子而封将军的可能是我朝特有的怪胎吧!
旧国母是将军,未来的新国母也是将军,纵子行凶的歌唱家亦是将军!
其实我倒是希望娱乐圈也来搞个十大元帅、十大将军什么的,娱乐嘛,玩玩而已!
真恶心!
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这个政府、这个裆!

Tuesday, September 6, 20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孟子·告子下》。


今天我为了这句话,买了这本《孟子》,细想起来,我为了书中的一篇文章、一段佳句已经买了不少的书籍。

呵呵,有趣!

既然戒烟了,就拿抽烟的钱来买书吧!

Monday, September 5, 2011

中国式逻辑

韩寒说,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确实如此。比如南方周末发表王彬彬的文章,质疑汪晖涉嫌剽窃,马上就有人说王彬彬态度不好。其实,汪晖抄没抄,是一个“事实判断”。跟王彬彬的态度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抄了,王彬彬态度再好,他也是抄了。如果没抄,王彬彬态度再不好,也没抄,怎么连这个都搞不清楚呢?这就是典型的中国逻辑:问态度,不问事实。

第二,问动机,不问是非。动机是第一重要的,事实和是非则可以不顾。比如一个贪官为了保命,揭发另一个贪官。难道因为他“动机不纯”,纪检委就不查了?当然,一个人的错误,如果是“无心之过”,应该原谅。但这总得在认定事实之后嘛。

第三,问亲疏,不问道理。只要是自家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如果是自己仇恨、反对的人,说啥都不对。他不是反对你的意见,是反对你这个人。哪怕你跟他意见一致,他也要从动机、态度等方面,找你的茬。

现在最喜欢讲“中国逻辑”的,主要是三种人。一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把水搅混。这种人,我称之为“乌贼”;第二种是“疯狗”,逮谁咬谁;第三就是“脑残”,人数最多。

乌贼是使坏的,疯狗是咬人的,脑残是起哄的。共同特点,是不讲事实,不讲逻辑,不讲道理。

Friday, September 2, 2011

谈判

我意识到谈判的重要性了,即日起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锻炼,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做一个出色的谈判专家!

沉住气

出发之前先要确定目标。目标之远近决定补给的准备情况。目的地的环境也决定了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装备。设定目标还是一次检讨自己实际能力的机会。

沉不住气、浮躁和急于求成往往缺乏周密思考,言辞情感也溢于言表,很容易把事情做得浅薄,也很容易被别人看破真相。沉住气首先要对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信心,缺乏信心则很难沉住气。只有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人才会有足够的耐心沉住气闷头苦干。沉住气也指一旦确定目标便不会轻易改变,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挫折也能够百折不挠,沉着应对,即使千夫所指也坦然处之,相信终有一天能够挺立于天地间。

最后要悄悄干。徒慕虚荣乃人之天性,然弊端甚多。人在潜意识里不希望身边的人看起来比自己强。真强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假强则受人鄙夷。虚张声势之人缺乏底蕴,如同根基不牢之房屋,造得越高,倒得越快。不要使自己成为焦点,闷声发有道之财,不求虚名但求得利,享受人生比什么都重要。

Sunday, August 28, 2011

丧失独立思考精神的学习者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强大和睿智,于是他们很勤奋的学习。
他们看到拿破仑的赫赫武功,他们去读拿破仑传;他们看到彼得大帝的功勋,他们去研究彼得大帝;他们学习林肯的优秀品质,学习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似乎一切优秀品质的伟人他们都学习,唯独忽略的是:适合自己吗?
他们学习马云、学习任正非、学习张瑞敏、学习韦尔奇、学习郭士纳、学习盖茨、乔布斯.......到头来还觉得榜样不够好,还没有学到真正精髓。
他们都浮于表面,没有认识到学习的真正含义,也没有领悟到他们学习的真正价值。
他们天天忙于学习,知行合一被忘记。
学习和认知的都是别人的东西,离开了书本和耳熟能详的案例他们脑袋空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一点都没有。
这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恶果。
最终他们还是孱弱的。他们既不真正的明理,也不能把学到的皮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而他们自己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实际上他们仍旧四处碰壁,郁郁不得志。
每天都要深刻反思自己,我在学他们吗?我在布他们的后尘吗?

自省十二

今天参加了深圳机器视觉联盟组织的第一次会议。
会议组织的很好,这非常值得赞扬,中科院的组织者显然非常重视这次会议。尽管深圳机器视觉联盟只是个松散的民间组织,这次会议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不仅提供了会议场地和一切会议中使用到的办公设备,而且还提供了饮用水以及水果,感谢会议的组织者。
倒是我在参加这个会议中的一些事情非常值得我反省。
首先,由于以前在26公司微电子研究院工作了不短一段时间,自认为对西丽还是比较熟悉的,想当然的制定路线:先到西丽镇,再打车到先进院即可,实践证明,这种策略愚蠢至极。
其次,到达西丽镇之后距离会议开始时间仅剩余半个小时,由于以前去大学城的经验,认为打车十分钟内即可到达,先去买矿泉水,导致错过一辆空TAXI。等到下一辆TAXI来到的时候已经过了十分钟。
再次,上车之后,司机居然把我说的学苑大道错听为科苑大道,拉着我又反方向跑到南山科技园。在我纠正错误之后重新跑回来,又过了十几分钟。可恶的是回到西丽之后司机居然不熟悉大学城路况,在我告知具体地址是西丽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之后仍然不晓得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具体方位在哪,一边做一边打电话询问。到先进院大门口的时候已经超过预定时间三分钟了。打车费用比平时至少多出40多元。幸亏会议时间临时推迟十五分钟,要不就迟到大了。
教训一, 平时自己讲究做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到临头却忘记的一干二净,究其原因是因为依仗自己盲目经验所导致。盲目依赖于以往的认知经验,乱套模式,可悲;
教训二,司机是一个糊涂虫,就应该马上下车换其他车辆,而不是跟着他一起晃荡,做布朗运动,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教训三,回来的时候发现居然自己家门口就有两路公车直接到先进技术研究院大门的,不做事前的计划和调研,费钱费时间,搞的自己心情还很不爽,真是活该啊!
牢记这次的教训,改正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

Friday, August 26, 2011

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果双方的价值观不同就会导致双方的思维不在一个维度,这就导致一个直接的结果-鸡同鸭讲。
双方谁也不能理解对方的心思,更不能接受对方的观点,这也是网上《你无法打败一个纯傻B》一文提出的一个理念。
对付这种人唯一的方法是不要跟他争辩,要相信沉默的力量!
要牢记那句谚语“莫要跟猪打架,你会弄的一身脏,猪却很嗨皮”。
还要记得,与纯傻B争辩,他会把你的智商降低到跟他一个水平,然后用他在这个水平丰富的经验把你群P的体无完肤,这就是狮子懒得跟老鼠比武的原因。

Thursday, August 25, 2011

研发队伍中的女人

自我参加工作以来,所在team中就一直有女人存在。
我一点也不性别歧视,反而我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确实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对促进工作效率有一定的意义。
然而也总会有个别不怎么值得作为榜样的样例存在。
在某个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进来一个女的,其本意为做产品测试的同时充当部门秘书之职。
伊是项目组唯一的一个女的,不久她就成为话题中心。
我不知道为什么公司给每人配置一台办公用电脑的情况下,这位同事还要自己天天背个破笔记本电脑,而且她只在她的笔记本电脑上办公。
这种情况非常容易泄漏公司机密,苦于公司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信息安全措施和制度,也没有人提及这种事情。
后来慢慢发现此君带笔记本的用途:看视频,听音乐、聊QQ!
视频的内容包含电影、电视连续剧、短片等,音乐也充分发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优良传统,把笔记本电脑的扬声器开的大大,离谱的是这小妞居然跟着音乐一起哼唱,聒噪之声充满整个office。
每当我在思考怎么解决一个技术难题的时候,思路经常被“滴滴滴滴”的QQ信息声音打断,导致我对这种上班聊QQ而且还声音开的死大、全然不顾别人感受的现象深恶痛绝。这使我暗暗下定决心:有朝一日我掌控一家公司,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聊天。这种政策会在公司的规章制度里面着重提及,违反者必杀无赦。
我并不是苛刻的人,我坚持每个人都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任何事。但是你要意识到你的独立性要以不影响和危害其他人为前提。
虽然我也认为office不是人民大会堂那种庄严、神圣的装B场所,但起码也不是你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毫无顾忌的KTV吧?
我觉得整天在办公室八卦各种话题实在显示不出一个人的高明。此君的另一大爱好就是每天八卦各种社会、公司的话题,吸引同个office的人一起加入进来聊,借机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显得对问题很有主见和认知度,哗众取宠。
我丝毫不认为这种肤浅和浅薄的言论能给自己提升多少内在修养。
我只想奉劝请在工作时间不要做这种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中午别忙着看连续剧,没空午睡;下午工作时间困的哈欠连连,不停的抱怨睡不够,困的要死!
也不要BT下载东西,占尽带宽;整天旋风一样的办公室到处乱窜,逢人无论男女发嗲叫姐姐;抱怨不断,空调怎么啦,灯怎么啦,凡事都要照顾她,理由是她是女的。
我都无语了,这是office啊,别把这当家,更别把自己当大众情人,不是谁都吃这一套、好这个口味的。
写个网页,什么都不会,问遍整个办公室都没有解决问题。要求体积控制到几百K,居然提交上来的体积超过6M。
这样的烂工作成果居然还敢天天工作时间看视频、听音乐、八卦完这个八卦那个......
至于部门秘书的职能,呵呵,从来没出现在伊的脑海中吧!
她只是把工作看作是次要的,如同王小二放牛检柴火---捎带的!
这与最初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设置已经大相径庭、完全变味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这是很值得反思的现象。

我为什么不用QQ

第一,我没有一件正式或非正式的事情是通过QQ聊天来完成的;
第二,我不少朋友基本不用或很少用QQ;
第三,我推崇的沟通方式首先是面对面,其次是电子邮件,其次是电话,如果这样还不能实现有效沟通就更不用说通过IM聊天了。
第四,老婆也不大使用QQ;
第五,我不喜欢QQ扫描我的硬盘;
第六,其他

Wednesday, August 24, 2011

自省十一

年少的时候总是认为功成名就、做个有出息的人是有秘诀、有捷径的,如同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笈,得之,少顷即可武功盖世,名动天下。
于是苦苦寻觅能够使自己尽可能快出人头地的方法。
如今才明白,秘笈是有的,就存在于那些不知道被人说了多少遍的话里面,不知道被书写了多少遍的纸上面。
道理都是很浅显易懂的,可是有几个对其有深刻的感悟和认识呢?
我年少时,脾气及其倔强,争强而好胜,刚有余而柔不足,嫉恶如仇,眼里面容不得沙子。自认为自己做人有原则,原则问题决不退让,结果往往导致同样有原则的别人退让,书生气太重,使自己长期能干而不受重用。
经历了重重打击和不如意之后,我对这些生活中的道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深刻反省自己,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彻底的剖析,逐步发现自己的缺陷并下定决心改正之,随后,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我28岁,才略有所悟!
秘笈是存在的,就在我们身边。
更多的人包括前期的我在内都熟视无睹,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秘笈”。
大错特错!

不可用之人二

一心二用之人亦不可重用。
某些人自己开个公司或者与别人合伙开公司,同时自己又在别的公司里面做全职员工,这种人不可重用。
真正的才华横溢型的人是不多,绝大多数人都能力平平。
一般人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尚且不能做的很好,一个人全职搞工作的同时还要做自己的生意,根本不用指望他能把工作做的怎么样。
这种人尽快从公司清除是公司的福分。

不可用之人一

创业失败而后再次进入公司做员工者不可用。
这种人进入公司大多数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他们心有不甘,把公司当作暂时的落脚点,积极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蓄势待发,一旦认准时机就会伺机而起,企图东山再起。
这种人的危害在于:
第一公司不是他们长久呆下去的地方,属于公司的不安定分子。他们会不断的挑剔公司而不在乎提出合理化意见。
第二,他们有过做老板的经历,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喜欢发表并坚持自己的意见,瞧不起其他同事,很难融入团队,管理成本很高。
第三,这种人的危害在于他会从公司物色骨干充当起再次崛起的左右手,其离去不单单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务正常运转往往会同时挖公司的骨干一起离开。这种行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第四,如何他们熟悉了公司的优势劣势之后再次创业极有可能与公司从事同个行业的业务,变相抢夺公司的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
经营一家公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人的存在,已经发现坚决不予录用。

Friday, August 19, 2011

自省十

仔细回顾近两个月的言行举止,有如下亟待改进之处:
1,表现欲太强, 话太多,说话前欠缺思考,口不择言,言多必失。认真聆听别人说话,迅速的思考,慢慢的说不迟。说话、做事要讲究场合和对象,牢记三思而后说。
2,虚荣心理还比较严重,进步不大,可耻。
3,对惰性心理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免疫力,需要增强。

Thursday, August 18, 2011

成熟

成熟代表青春流失和梦想褪色,似乎是一件残酷的事情。

然走向成熟是人生的必然,持久平和的人生需要成熟。

人有四个特性可看作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依据,个人浅薄的见识,纯属一家之言。

第一,轻视异性

人迈向成熟的首要标志便是能够“轻视”异性,不把异性当回事。这对于人们、尤其对青少年来说是困难的。唯其难,才有资格成为成熟的象征之一。

轻视异性并非性别歧视,既不意味男人不要把女人当回事,也不意味着女人不要把男人当回事。肤浅的人可能会有肤浅的疑问:不把异性当回事,这能行吗,是否太没感情?

此处轻视异性主要指能够用一种平和、健康、冷静的心态理解并与异性交往。轻视,不是拒绝对异性的好感和感情,而是杜绝见到异性就心惊肉跳、胆怯、恐惧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

少年男女天性纯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心、神秘感,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然其迟早会明白男人不过如此,女人亦不过如此。我们可以对异性怀有好感,而不必好奇神秘。神秘感和好奇感将导致人情绪的起伏,或为之欢欣鼓舞,或为之痛不欲生,为之幸福,为之痛苦。恋爱中的人们不能保持应有的清醒,日常生活中也能常常见到人们在异性面前的种种失态。

不把异性当回事,不是对生活失去热情,而是能够表现得自然和从容。

第二,否定自己

不断反思和否定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升华和不断进步是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也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否定自己是深刻的思想活动,是出于对真理和对自我的认知,而不是妄自菲薄和自轻自贱。否定自己是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触景生情”。时时反省自我,就会时时否定自我,人生籍此得以进步。

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否定自己同样困难,人最容易自以为是和固执已见,自我反思和批判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真理和事实面前,不能自负。

多数情况下最需要改变的可能就是当初最坚持的东西。然人往往认为自己总是对的。视傲慢为成熟,把固执当个性,最后“追悔莫及”。人的认识本就浅薄,加之天性的懒惰和贪婪,处于一切都处在不断地变化的大势之中,难免思维停滞,思想僵化,对事物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古老的时代。

事物在变化,时局在变化,真理也在变化,这就要不断在改变自己原来的认识,否定自己曾坚持的东西,与时俱进。

第三,宽容

宽容不仅象征成熟更是一种境界。

心智不成熟的人不能容忍宽容,易偏激、暴怒、盲目行动、疾恶如仇,睚眦必报,信奉有仇必报,以牙还牙。而其却屡犯不可“宽容”的错误,他们追求完美,却并不明白自身所存在的缺憾。这点类似暴君和强权,心胸狭隘、不容异己,最后难免走向覆灭,所谓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是也。

盲目追求抽象的正义,使“敌人”的观念在人心中得到强化。实际上没有谁是天生的敌人。落叶不经过树的允许是落不下来的。同样,一个人所以沦为了罪犯并不仅仅是个人之过,其所在的集体、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况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敌人、罪犯都不过是强权人为的定性,而非正义的标准。

生活阅历、生命体悟,构成了宽容的前提与基础。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这体现了对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因此宽容不但是一种成熟,也是智慧。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缺点和错误,让我们互相原谅彼此的愚蠢。

第四,重视简单

从思考能力的角度讲,成熟的标志就是对“简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不再把简单看作容易,或者说不再轻视简单。

真理就是简单的,而这简单的真理就是在平常的朴素的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从简单处寻找和发现真理并深刻体会,那么心智就成熟了。

无知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常说的话就是:我懂、我知道、这太简单了,如此等等。在一个有思想和有探求精神的人那里,没有什么是简单的,尽管他们能够举重若轻。一个苹果的落地,科学家能够思考到天体运行的规律,一粒简单的沙子,哲学家可以通过它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理论建立是在简单、原始概念之上;思想产生发展,也源于人们对朴素世界、简单问题的深入思考。哲学(深刻的思维)就是来自对于简单事物和朴素世界的思考。如果真正懂得了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复杂。

因此,若想寻找真理,就不要轻视那些你所轻视的简单的事物,就要善于从寻常的生活、习见的事件中领会和获得并不寻常的道理。

推荐经典心理学之作《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它的中文版序写道: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我们的一生只是追求心智成熟的一个过程)。

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逃避问题的人比比皆是:你是老板,你一定会知道你的手下有几人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你是父母,一定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总是躲躲闪闪;你是公务员,你一定会知道,面临问题时,你是在积极主动解决,还是在消极回避……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

自省九

制定完善、符合实际情况制度,并强力付诸于实施。
刚柔并济,恩威并重。
水至柔,然发于千仞之水无坚不摧;
铁至刚,尤溶于炭火之焦烤。
缺柔则易折,不能常保;少刚则懦弱,受人欺。
刚中有柔最宜。

Labels

Fol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