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ant to be a complete engineer - technical genius and sensitive humanist all in one!

Thursday, March 31, 2011

技术之外

心理学、经济学(含政治学)、哲学也很有意思。
当学生的时候可能看不懂,或者当时自以为看懂了其实是不明白的,或原本就是统治阶级故意塞到脑袋里面填充你思维空间的、错误的、有毒的垃圾。
现在在看,多少真正明白了点,脑袋多少开窍了点,高兴!

去年五月底回家休假十天,正好趁上北方春末夏初,好气象!
拍摄了几老宅的照片,感觉挺清爽的,跟朋友分享之!

我家的樱桃树
小时候经常上在树上摘樱桃吃,这棵树跟我的年纪差不多大,现在已经非常非常大了,每年的樱桃也多得吃不完。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樱桃树
因为院子很大,约八分地。农村长大的人会知道这个概念。
院子里面还有梨树、桃树,还有一个小花坛。
院子外面是梧桐树、枣树和棉木树以及松树和苍柏......
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八年,这是老窝,后来我们在镇上买了新房,这里还经常回来。农民嘛,离开田地,看不到庄稼总是心理觉得慌慌的。
拍摄的时间为去年6月初。
由于开樱桃花的时候北方下了一场雪,导致去年的樱桃很稀落,天有不测风云。


这个是我家的核桃树,拍摄时间也是去年六月初。
核桃树的寿命不算很长,估计也就是30-50年吧。
我家有好几颗大的核桃树,不过已经枯萎掉了一棵。
还有一颗很大的柿子树,也慢慢枯萎了,大约是太靠近水的缘故吧。


我家的草莓园,不大的一个园子,隶属于菜园。
草莓还没熟,兔子嘴馋,吵着要吃!不熟也要吃!


我家自己种的香菇,绝对的绿色环保。


我家的天麻以及拿天麻的兔子
天麻是经济作物,原生态野生的!
不过也有家养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南方人喜欢煲汤,健脑。


我家的小麦田
BS兔子拔我家的小麦。

我家院子里树上的松鼠
要仔细看才行。
我家所在的地方是秦岭的支脉,林区,环境是相当的好,松鼠经常跑到院子里面偷东西吃。
家里的花生、核桃一不小心就被它们偷跑了。
它们而且还是成群结队的来,类似现在的团购。


兔子闪亮登场
兔子是南方人,一不小心被拐到了北方。
兔子的背景是我家的板栗园,去板栗园要经过一篇白杨树林子。
我家还有个小苹果园,真好,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重读明史稿

1.张居正说:人们怕那些吏,一定要贿赂那些吏,并不是指望从他们手里捞点好处,而是怕他们祸害自己。
2.合法地祸害别人的能力,乃是官吏们的看家本领。
这是一门真正的艺术,种种资源和财富正要据此分肥并重新调整。
合法伤害权是很值钱的。
有了这种权力,没有钱可以有钱,没有敛钱的规矩可以创造出规矩。
用古汉语一个简洁贴切的词来表达,这叫"势所必至"。
势之所至,潜规则生焉。即使这规则不合法,
也可以转弯抹角将它装扮起来--广大群众爱护人民警察,凑点钱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3.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4.没有差别,谁肯多掏钱?
5.从经济方面考虑,清官是很难当的。
那时的正式制度惩罚清官,淘汰清官。
硬要当清官的人,在经济上必定是一个失败者。
当然,这里算的都是经济账,没有重视道德操守。
道德操守是官僚集团自始至终卖力挥舞的一面大旗,它翻滚得如此夺目,根本就不容你不重视。
我完全承认,道德的力量是有效的,海瑞的刚直不阿可以为证。
但道德的力量又是有限的,海瑞的罕见和盛名也可以为证。
6.一个变质的政府,一个剥削性越来越强,服务性越来越弱的政府,自然也需要变质的官员,需要他们泯灭良心,心狠手辣,否则就要请你走人。
7.所谓堕落,当然是从圣贤要求的标准看。
如果换成新官适应社会和熟悉业务的角度,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迅速进步的过程,一个接受再教育的过程。
第一次是接受圣贤的教育,第二次则是接受胥吏衙役和人间大学的教育。
第一次教育教了官员们满口仁义道德,第二次教育教了他们一肚子男盗女娼。
8.现在正吃香的西方经济学,其所有理论都建立在两个最基本的假设之上:
(1)、每个人都归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说人是理性自利的。
(2)、每个人在市场上都有完全的选择自由,也就是说谁也不能强迫谁,只能平等地交换各自的产品和服务。
于是我们又看到两不相亏的交换波涌而出。
9.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
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
这就是潜规则。

2010

整个2010年我在这里没有写一篇文章,因为忙。
在移动多媒体产品线主要做了下面这些事。
09年第四季度(2009.10.2010.01):在完成上一代基带芯片软件以及方案的维护和升级的同时参与新一代基带芯片的研发。
2010年主要完成新一代数字基带芯片研发。
2010.02-2010.06:压力大的要死,搞定新一代基带芯片的软件开发工作,搭建各种嵌入式测试平台(含软硬件的开发设计与实现)以满足研发需求。开发Firmware & SDK,测试工具,bootloader等,截止6月底,最基本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半软件开发人员,我是其中的一个。
2010.07-2010.08中旬:最后的问题攻关阶段。
2010.08下旬-2010.09下旬:投片。
2010.10-2010.12中旬:样品测试、中测、功能平台的建设和验证。
2010.12下旬-2011.03:调至RF产品线,预研NFC-移动支付项目。
2010.03下旬-离职。
从这个时间表看我过的还算充实。一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过一个完整法定节假日(10年清明除外),除了春节有偿加班外其余的都是无偿加班。
中国可怜的IC产业,可怜的研发工程师!

跟对人很重要

当然,我是先有这个觉悟,然后看了篇有关这个主题的文章,接着跟MM吃饭的时候有看来几个动画短片,觉得有意思,写下这个小文。
有时候,别人有力的提携非常重要。
我跟MM吃饭的时候喜欢看些有意思、轻松的动画片,最近看的是《暴力云与送子鹤》以及《你好像很美味》。
看前者的时候MM说了句话“跟对老板真重要啊”;看后者的时候MM也说了句话“肉食动物养的草食动物比草食动物养的肉食动物强悍多了”。
何尝不是如此?

故意误导

看一个短片中,女主角问男主角:你父亲从事什么行业。男主角回答:他在银行业做事(He is in Banking Business)。
画面一转,男主角的父亲正在一家银行的厕所清扫不通的马桶 – 原来他是银行厕所的清洁/服务员。
男主角显然以他父亲的职业为耻,所以通过隐晦不明的说话方式来误导女主角,在不说谎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颜面。
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情况。通常这种误导的话说多了,就会越來越「简约」,到最后直接演变为---说谎。
我认识一家大公司的副总,他是清华的博士。刚开始跟我说:「搞CDMA的时候…」,让我误认为他是通信、项目管理、公司治理方面的专家。久之,并非如此。
误导是说谎的第一步。
巴菲特说如果你发现公司最高管理者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毫不犹豫抛掉手中股票;如果你看到一个公司高层整天象摇滚明星飞来飞去,永远不要去碰这家公司股票,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我觉得有次要再加上一条,如果这家公司天天政府部门的高官视察不断,也要赶紧撒手了(CHINA 国情)。
表面光鲜的背后却见不得人,暗地里的婊子却是电视上的明星,叫嚷着廉政的肯定是贪官,误人子弟的多数是教授,最假的数据肯定来自统计局,最压迫人民的肯定是公仆!

关于“符合史实”

看博弈论顺便捎带着看了以纳什为原型的电影《A Beautiful Mind》,中文译名《美丽心灵》。
其实我觉得就英文名字而言,翻译为《光辉思想》也不错,不过听起来在意境上糟糕了不少。
看这个片子影评的时候,有人跳出来说这个片子怎么怎么不符合史实,漏洞怎么百出......就这些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这个是有着真实人物原型的一部电影。这就意味着:
1、这个片子存在一个真实的、存在过且目前仍然存在的人物原型;
2、这是部电影,这个电影就是要突出那个人物原型优秀、美好的一面;
片名叫《A Beautiful Mind》,就意味着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观众看,所以编剧不可避免的会回避一些对人物形象塑造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及台词。作为观众,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的说这点与史实有出入,那点与历史不符......
看电影的时候你牢牢记住,你看的是一部商业电影,它甚至连纪录片都不是,更不是史料。
作为一个电影的观赏者,你却以历史学家的心态来看待电影,那是你自己没有把位置摆好,这是你自己的错。你没有较好的区别电影艺术和实际生活的人物原型的关系,说明你的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心智还有待成熟。
这不仅仅是《A Beautiful Mind》的事。
你如果反观国内的影视作品,改革前经典的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甚至纪录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艺术处理手法。
这些作品里面都会主动回避不利于人物形象塑造的反面材料,甚至故意曲解一些历史认知,目的就是最大程度上把主人翁最优秀、卓越的品质表现出来。
所以,何必苛求一部商业电影呢!

Wednesday, March 30, 2011

博弈论

最近在学习博弈论方面的东西。
我才刚入门,对纳什均衡的理解才稍微有个头绪,就有人搞出了一个论文(http://people.csail.mit.edu/costis/thesis.pdf),认为经济学家的推测是错误的,找到纳什均衡点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烦闷的很!刚刚建立一个对事物理解的框架,马上就有新的、牛X的理论来挑战这个框架。
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啊!

Monday, March 28, 2011

点滴总结

自三月下旬离职并求职至今已过十天,现已告一段落,做小结如下。
首先要有个职业规划,从事信息技术行业的职业(研发领域)不管将来创业还是始终作为公司职员,其最终路线大致有二:
1、技术专家路线;
2、具有专业技能的管理路线;
上面无论走哪个路都需要较好的技术基础,说外行管理内行纯粹是扯淡。
别老是津津乐道郭士纳与IBM怎么怎么样。
要知道外行领导内行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外行的职位要足够高,高到仅仅充当领航者的角色,带领舰队向着正确方向前进。
越距离实际的产品开发近,越不能用外行。不信你搞个中文的去做程序员试试、搞个学法律的去当IC项目经理试试......
也不是说完全的、绝对的不行,做事要讲成本、讲效率、要控制风险吧。
刚毕业根本不知道自己适合走哪条路,迷糊的很。当然大多数人比我强,至少我当初是这样。
那种从小就立志做XXX,并且立志之后,终生不渝为之奋斗的可能不属于我。
我也立过,没有从一而终,放弃了,所以,我觉得那种模式不适合我。
技术是基础,硅谷的大拿们是视技术为生命的,不过在我们这似乎这种理念要打折扣,国情不同嘛,但这不意味着技术不重要。所以前三年最好加强内功修炼,别怕吃苦,牢记艰苦奋斗。
三年后或许有能力带几个人做项目和产品的规划设计了,就是个teamleader了,这时候您二十六七,如果是硕士毕业的话就二十七八吧。
这个时候很关键,决定将来走向的时候到了。您应该对自己适合走什么样的路有起码的认识了,如果还不明白,那就要再花两年时间后重新作出判断吧。
我是这个时候发觉我不适合做顶尖级的技术专家的。
要善于对自己进行剖析,会给自己作出客观结论的。
于是我修正自己的路线:
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 Small Team Leader ->系统工程师& Big Team Leader ->Project Manager R&D Manager ->......
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真是受益菲穷,遇到能够赏识你的上司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提升自己的能力,检讨自己的态度,积极进取,无论做什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这样至少不会给别人惹麻烦。

Friday, March 25, 2011

研发经理

已定,100天的计划15天完成,提前85天。
漂亮,再接再厉!
以后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扬这种优良的工作作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孙子也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要把这种认真做计划、事前做充分准备的习惯发扬下去。

Monday, March 21, 2011

生命之路如甘特图

人生苦难重重!
生命其实就是一副甘特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事件!我们的一生就是这个模型的实例化。
区别在于少数的人心中有目标,他们成为了生命集合内匆匆过客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自己享受到活着的乐趣,还给后人留下了美好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成为世代争相学习的榜样;更多的人只是有愿望,带着这些美好的愿望终其一生,就像一粒尘埃,不知道从哪来,也不知道从哪去......
有时候生命就像跑步。这个运动要跑多远,我们不知道;要跑多久,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它一定有个终点。在那个终点之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咬紧牙关不停的往前跑。
前面有个斜坡,我们可能认为这是很长的一个上坡路,跑过去了,其实也不是,它仅仅是个小坎而已;有时候脚步显得轻快,你会觉得一帆风顺,其实也未必,可能有个更大的斜坡就在前面;有时候看似风平浪静,当你穿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你不知道会不会有一辆车突然冲出来......
没有永远的上坡路让你爬不完,也没有永远的下坡路会永远一帆风顺!
人生注定要像一条路那样起起伏伏,有高坡、有低谷、有宽敞的大道、也有难走的小径!
你我都是走这条路的人,我们注定是个探险者!
我们永远没办法精准的判断未来。我们只能根据手头有限的信息来做分析和预测。分析和判断天天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花时间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人生苦难重重,生命之路起伏跌宕,变幻莫测!

Sunday, March 20, 2011

"抢盐潮"的反思

我怀疑批评抢盐的人中也有一些八年前抢购过板蓝根、温度计和白醋。
抢板蓝根和抢盐本质上没任何区别,抢盐跟抢房、抢白醋、抢口罩也没任何区别。
当一个国家总发生下午安慰了广大市民近期油价不会涨,凌晨就涨,刚刚郑重宣布房价得到有效控制但买个包子都涨了一千元……辟谣就比传谣的作用还要优质。   
你批评愚民是没用的,这些愚民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表叔堂姐,甚至是我们的同事。
你要是说上一代没读过多少书,见识短浅那就算了,要知道我工作的公司是硕士以上学历占85%,五大研发系统更是超过95%的一个高学历团体。居然大清早的上班有人就在IM上问我抢到盐没有? 我彻底震惊了!不知道做技术太久了真的会变傻还是别的,不过我宁愿相信这是国民教育失败的恶果!
不怪愚民,怪教育。
这个教育除我们已知的没真相和缺常识外,最重要的手法就是恐吓式教育。
从小爸妈会说“别哭,再哭把你扔出去喂狼”,后来政府在教科书上面写着“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你看,狼、帝国主义、阶级敌人……我们有太多的敌人,国内的、国外的......
很久以来我们这里里有一种独特的治国观念:树立更多的假想敌,才会让局面更稳定。
这点很类似政治寓言《1984》里面的一句话“极权最有效的统治术是仇恨教育,塑造一个远在天边的、外在的敌人,人们就会忘记身边的痛苦” 。
这个目的通过系统的教育确实达到了(相信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同仇敌忾,形势一片大好,处处都需要我们去解放。同时我们也变得非常恐惧,充满了神经质。
因为假想敌教育必然要排斥科学教育和理性,风吹草动就会集体地弹射出去展开行动,只不过以前敌人是巡游世界观火炬、绿豆、水污染、地震谣言,这次的敌人是一包包盐。   
也不仅是现在,上千年来这个民族就这样。
《四世同堂》开头,听说日本人要打过来了,老爷子并没想要组织一支义军,而是像上次应对军阀混战一样去抢购了一大缸的咸菜,深深地埋在后院。对此,他很满意。
因为大家长期对社会的管理系统缺乏信任,只好自救。而自救又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就在恐慌中慌不择路。这就是我们整个的社会体系、救援体系和政府发布资讯的权威性等一直以来没有建立,甚至这些年来有所拆毁。所以民众基本不相信政府和以政府为主建立的社会体系。   
长期的假想敌教育会产生一些好玩的现象。这次日本大地震,我们政府的态度是开明的,处置也很国际化。不太和谐的地方可能是政府似乎没有和爱国青年事前友好协商妥当。
一方面政府在国内燃油大涨的背景下向日本运送着两万吨燃油,另一方面政府领导下的爱国青年们却在诅咒日本,恨不得亲自变成一枚核弹游过去单挑。理由是日本人七八十年前曾经抢过我们的土地、烧过我们的房子、建过毒气室还强奸过咱们的女人。
日本人当年确实是敌人,可你用着日产笔记本电脑发帖抵制日货,是不是也有点搞啊?别跟我说你的笔记本不是日系的,你敢拆开看看里面的芯片、元器件吗?连ThinkPad都是日本人设计的,您老就省省吧。
还有就是,不要以为我们的灾难只是日本人带来的,不要以为你现在的贫穷全是境外反动势力造成的。现在抢你土地拆你房子的是拆迁队,三公消费的不是菅直人内阁而是我们自己的官员,日本人确实弄过毒气试验,可现在三聚氰胺、皮革奶、地沟油还不够毒?至于强奸,我们现在不是天天被强奸着吗……   
你也可以说,自家人可以欺负自家人的,而别人不可以。
我想澄清一个观念,自家人就有权欺负自家人,我们最后就会进化成“家暴忍者神龟”,这多悲催。想通这一点,你就不会老想着趁着地震的大乱去强奸日本妇女了,你这种心态日的不是日本的人,而是日的本人。还有一些朋友总是很有预见性地说要警惕日本,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的。看他们信誓旦旦的样子,我只能说,当自信只能建在更多的敌人上,哥们,你可以移民朝鲜了。   
所以说千里之外的地震能带动全中国的抢盐,没震死却被咸死,中间这根线不是狗日的日本,也不是炒盐商,而是我们的假想敌教育。
我们从未顾及常识和真相,全兵皆兵就是草木皆兵。你越恨就越怕,越怕就越抢,我们愚蠢地愤怒,我们懦弱地多疑,这症状跟盐服用过多是一样的。这是个伟大的民族,可这民族的教育一直不松弛,恨不得把每一篇课文上面都紧绷一匹标题叫爱国主义的背阔肌。   
估计政府现在看到这局面也有些头疼,这不是要与世界接轨他们的初衷,可一方面必须维持过去的教育才能稳定,另一方面你说惯了谎话,突然说了真话,让人家多受不了。
所以网友抱怨:你CCAV说核电站不会爆炸,结果爆炸了。你专家马上说,其他两个机组不会爆炸,结果也爆炸了。专家接着说,即使核电站爆炸了,外壳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结果壳被炸飞了,专家开口说即使泄露也不会污染,结果东京核辐射超标。刚刚AV又报导:中国是安全的。妈的,我一听眼泪都快下来了!
假想敌太多,大家都没安全感,我觉得中国应交更多的朋友,而不是假想更多的敌人。看看以往我们的敌人都有谁?美国(霸权问题、韩战问题、越战问题、台湾问题、军售问题、朝鲜问题、达赖问题……)、英国(火炬问题、鸦片战争问题、殖民问题)、法国(类似英国,外加某些言论、宗教问题)、德国(类似法国)、日本(历史问题、地缘政治问题……)、印度(类似日本)、韩国(类似日本)、俄罗斯(类似日本)……其他的印尼、越南什么的就忽略不计了。
再看看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朋友都有谁,朝鲜、柬埔寨、伊朗、津巴布韦、巴基斯坦……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跟我们过不起,欠发达的很多国家也跟我们过不去,这就很让人难以理解。
假想是不会伤害到敌人的,只会让自己人更乱。
在目前社会转型期,情感缺失,信仰迷失,价值挂念混乱,制度滞后,利益分割,于是大难临头,难免人人自危,各自为「战」。一定程度上,这是公众焦虑感和缺乏安全感的一次集体释放,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崩塌结出的恶之花。
念及此,一种责任感油然而升,我深感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会努力去尽到一个公民的义务,做好本职工作,让我们国家更科学,更稳定。

Saturday, March 19, 2011

公司应该向军队学习吗?

周末到图书馆看书,管理一栏里面充斥着许多类《向解放军学习管理》、《向军队学习执行力》......我从内心是颇为反感这类书籍的,仍不免要看下到底写了些什么。
翻看一看,果然作者既不是军队系统的领导也不是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充斥全书的大部分是书生之见,纸上谈兵。 除了幼稚园的小朋友都懂的基本道理外,其余都不可取。照这种方法做事必定害死人,对集体也没任何益处。
我承认,军队的效率是很高,也是很以结果为导向,从这两点看倒是跟企业有类似之处。但是局部的类似完全不能替代全局的差异。
军队跟企业最大的差别在于两点:一曰纪律、二曰政委。
军队的高效率和结果导向是以钢铁般的纪律来作保障的,这种纪律是以团队成员的生与死来作保障的。
战争电影爱好者可能经常见到,危急时刻,军队的领导人会下达命令“XXX,你给我在XX点之前拿下XXX,否则,提头来见(或者军法从事)”。要千万记得最后的一句话“提头来见(军法从事)”。这个就是保证项目目标实现的强力纪律的具体体现。没有这个,在恶劣的条件下实现目标的机率有多大就很难说了。
公司跟这个完全不一样。公司没有这种强力纪律来约束员工,所以按照军队那一套来管理公司就会和军队的那些当炮灰的小兵一样把公司搞的死的很惨。
老板对经理说“给你一个星期,把销售额给我增加100%,怎么做那是你的事,我只要结果”,经理对员工说“给你三天时间,把销售额给我增加200%,怎么做那是你的事,我只要结果”。
说这些话的时候,不管是老板或经理都是豪气干云的很,痛快、舒畅,当小兵的肯定会很不爽。事实就是如此,当某些人的痛快建立在另外一些人的痛苦之上时,必然导致对立和背叛。
你发出强力命令,你怎么保证这些命令被执行呢?没有执行力怎么办?执行力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怎么办?你凭借什么贯彻这些命令呢?最糟糕的事是这些命令都是拍脑袋决定了,没有经过任何的思考和分析?资源怎么样?时间安排怎么样?接收任务的成员能力怎么样?不做任何评估就是管理者本身的失职。
自己发威的时候觉得很威风,领导派头十足,殊不知这样会害死项目,这种作风对公司而言贻害无穷,既不利于团队建设,也不能靠这个把公司做强。
我亲身体会过这种情况。一个对嵌入式毛都不懂的项目经理安排一个从没有做过多媒体的开发人员三天内在TI的一个嵌入式平台上面开发出一款嵌入式流媒体播放器。既没有技术积累,也没有充足的资源,开发人员在该领域的开发经验几近空白,发布这样的任务命令跟发布同归于尽的战争宣告有什么区别?其结果必然是惨烈的失败。
在哪都是拿差不多的薪水,老子干嘛在这里受这个鸟气呢?老子有那么牛B的技术还TMD在你手下混饭吃吗?那么牛B的人是我这样的薪水能请的来的吗?员工不可避免的会搞出这样的情绪。
这种没有强力纪律做保障的垃圾命令必将导致团队的内乱。
在军队,上述问题的解决靠政委。“想想你被XX糟蹋的姐姐妹妹......想想XXX的父老乡亲......想想仗打胜利以后(分粮、分钱、分女人,子子孙孙富贵无穷)......想想共产主义”,时髦的说法叫做洗脑,当然一些利益还是立竿见影的。在公司里面能够做到这点吗?有些公司确实做到了,很少!像华为、新东方、蒙牛、阿里......少数的几家而已!
他们能够做强继而做大与分享利益关系密切,能与人分享利益才能无往而不胜。
那么一般的公司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做头的千万不要说“XXX任务不难,你三天做出来”、“XXX很简单,下班给我结果”......你的不难、简单标准从何而来?你要让下属做到怎么样的程度?
世界上还真没有多少不难的事情。对中国人来说写汉字算是简单的事情了,能写到王羲之水平的又有几个呢?
当自己对问题还是模模糊糊的时候就不要轻易下结论,搞的下属当面不说,背后骂你是傻B。
其次,问题分析清晰了,那么制定几个解决方案,跳出最适合的2个,一个作为实施方案,一个作为预备方案,制定规范的进度计划,跟具体的任务责任人沟通。不光要带着问题的解决方案见上司,更要带着问题的解决方案跟下属沟通。因为不是每个下属都有很高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办事不力,首先要自己检讨。为什么他们在自己的手下变的这么迟钝?为什么他们在自己手下没有增值?别把所有问题都推卸给比别人。
张三不听话、李四技术不行、王五人品有问题......,那你TMD的作为Leader你干什么吃了?
引以为戒!(抽时间再修改此文)

Thursday, March 17, 2011

由波波同学想到的

日本的地震已经过去几天了,期间传出了著名AV女优波多麻结衣君在海啸中遇难的传言。
事情的真假且不论,波波君据说是在拍片过程中遭遇海啸而殉职的,就职业化水平而言,足够作为国人楷模,比起那些在车内因闷热脱光衣服谈工作、谈心而光荣殉职并被高调追认烈士的公仆要强上许多。
昨晚几个朋友吃饭,有两个不大熟悉的青年朋友在座。
席间谈到此事,一人愤慨的说到“倭国毛片毒害我天朝有志青年甚重,此等人渣死不足惜......”云云...... 义愤填膺之状溢如言表,大有波波同学不亡,国难不止之气概。
我不敢苟同此见,却也无意跟他辩驳,凡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你是辩不过他的。我不想看到当他问候我父母的时候我用盘子敲烂他的脑袋,所以,沉默是金嘛!
你若没看过人家的片子,你有何资格对人家说三道四呢?你要是偷偷的看了人家了片子你就更不该这么毒辣的骂人了,要知道你无偿了占有了人家的劳动成果,你的行为已经是偷窃了!
文化流浪就是这种行径!
虽然说,吃鸡蛋不一定要养母鸡,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知识青年,具有批判思维是好的,但是批判的时候你要找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观念不对你怎么能得到正确和让人心悦诚服的结论呢?
中国教育的失败(准确的说是对个人是彻底的失败,对国家和D而言是彻底的胜利)造就了这么多没有自己灵魂的翻读机,他们的存在就是把执政政治经理利益集团写在教科书上的理念用于真是的生活里面,拿这个标准衡量一切。他们除了骨肉是自己的之外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事实上我一点都不认为AV女优有什么低贱之处,更不认为她们是人渣。
首先,天朝有志青年是自己千方百计的去找毛片看的,并不是人家波波同学逼迫你看的。大家知道我朝是禁止毛片公行于道的。要看毛片要么自己在网络上辛苦的找,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得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要么就是花钱去地摊上买。事实上这两种方式都是我朝法律不允许的,一定意义上是违法行为。不过,法不责众嘛!人多了,法律也就也就成了玩具,或者说法律本来就是个玩具。
你自己免费看了人家的片子,等于偷窃了人家的劳动成果。你爽了,回头也骂人家,这叫不讲理,不厚道,上升到道德层次的话,叫做道德缺失。
其次,按照我朝的观念,只要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谋取钱财都是值得鼓励的。人家波波同学靠拍AV片子养家活口有什么错吗?在人家的国家AV是一种产业,是一种商业模式。人家做AV女优就像我们做程序员、做工程师一样,是一种职业、一种工作。何为职业、何为工作呢?工作和职业意味着劳动成果交换。用你的劳动成果换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大家分工不同,互补所需。按照天朝的说法,职业是没有什么高低贵贱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嘛,所以你不能认为自己是程序员就高人一等,人家波波同学是AV女优就低贱。另外你不交换你的劳动成果给人家还免费看人家的片子,而且免费看了还骂人就是非常不对的,白白占人家的便宜,还当裁判员给人家定性这样是没道理的,我们是礼仪之邦嘛。 还有天朝不是自己没有AV产业,只不过天朝的AV产业没有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意补充”写到法律文件而已。几年前不是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AV合法化,向国产AV征税嘛。这说明,很多东西,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要与时俱进,一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嘛。
再次,毕竟波波同学的祖国现在还不是GCD执行,你不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来要求人家。这个不行,你没有理由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或者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别人,如果你非要这么做,那就是霸权。想想我朝当年是怎么批评苏联的、怎么批评美国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能老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用圣贤的标准要求异国他乡的职业工作者,自己得了便宜还卖乖。
波波同学以一介平民,靠自己仅有的身体做本钱来养家糊口没有什么错,没有作为反面典型来批判的必要。
这个和深圳的一些小姐在性质上有相同之处。他们来自偏远的山区,没有一技之长。她们没有硕士、博士学位,更不懂软件设计、芯片设计啥的高科技。她们不是党员,家里更没有谁在政府部门做高官。她们来到了深圳,来到了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她们的资本就是自己的年轻身体。她们可以去工厂里面当一个流水线上的小妹。有些姿色超越平均水平的就去做了小三或者浪迹于红灯区,迷失了自己。
我不认为这个有多可耻。你要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呢?
自己的国民、自己的同胞沦落到这样的结局是谁的错呢?
作为这个社会的执政D、作为这个社会的管理者-政府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了呢?当你的国民、你的同胞在做错事的时候你TMD的在干吗呢?
执政D和政府不自己先检讨,不审查自己的过失倒是拿这些弱势群体来说是,一有风声就拿她们开刀,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现象。
社会的不公往往造成社会阶层的对立。抗战期间汉奸的层出不穷无不是这种深刻社会内在原因的外部体现。
贵为权贵,手里有通天的权力,账户里面有花不完的钱,谁他妈的愿意来深圳这鬼地方为生计而劳于奔命?
衣食足而知荣辱。我所在的公司市值近200亿,薪资待遇在深圳处于中上水平。前段时间兄弟们被权贵们用住房公积金给狠狠坑了一把后在公司掀起了轩然大波,何况那些没那么有竞争力的小妹们呢?

费先生的启示

我自毕业以来一直在嵌入式领域从事一线开发工作,算上在学校时期参与的科技研发项目,已经在这个行业将近七年了。
这七年间我接触过的处理器系列有经典的51系列单片机、ZSP和TI的DSP以及ARM。贯穿始终的还是ARM系列处理器。
由于多在微电子公司工作的缘故,跟ARM中国的朋友时有交往。
费浙平先生无疑是ARM中国优秀的一位。当初谭军先生从英国回来创办ARM中国,把ARM带回到大陆的时候,费先生是紧跟谭军先生加入ARM公司第二名员工。我先后工作过的两家微电子公司都是ARM的客户,按照合同购买ARM公司的内核会有ARM公司派专员对客户进行培训,所以有机会聆听来自ARM公司的高质量现场指导,受益颇多。
费浙平先生于2010年6月份离开工作了8年之后的ARM公司,加入了与ARM互为竞争对手的MIPS公司。
由于ARM和MISP两家公司差别太大,在大多数人看来费先生的抉择不啻于弃鱼肉而取糟糠,为此费先生专门写了篇文章(我为什么离开ARM加入MIPS?)来说明此事。
文中费先生写到“古语云三十而立,三十过去好几年以后俺也终于立了家,不过在事业上,则还是其路漫漫。虽然安逸的生活人人向往,但现在我还不到那个阶段;我知道,应该是需要改变的时候了。CHANGE, WE NEED!”。
舍弃现有安逸富足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在稳定和冒险之间,多数人会选择前者,然而,费先生最终选择了后者。
文中,费先生还说到“多少经历过几年职场风雨的人,都不会太混淆公司和自我之间的区别——如果你不是老板,这个公司就不是你的——相当程度上,个人的发展前景或发展计划,跟公司形势之间不一定是紧耦合的。能够把自己完全压上去的公司,能够对之付出家一般感情的公司,在这个星球上,应该是越来越少了吧?”。这些话可能给像我这样职场中懵懵懂懂的人一点启示。
费先生提到,他在ARM公司已经头顶玻璃,没有新的发展空间,而作为商业模式跟ARM类似却跟ARM相比显得过分弱小的MIPS公司却机会多多。
MIPS是全球第一个RISC处理器架构,从技术甚或学术角度来看,MIPS大概是最最干净和有效的RISC架构体系。然而在商业上并不是很好的代表,其深层原因在于MIPS的学院派风格。
当初费浙平先生去ARM的时候,他是单枪匹马,如今去又去MIPS公司,仍然是单枪匹马。
按照他的说法“在ARM的8年里,主要是一个学习和执行老板思想的过程;接下去,我想,需要多一些deep thinking的东西了”。
文中,费先生着重讲到一个事例,他说“我以前一个很重要的客户老总,曾经对我说过,他对我的信任,来自于一次重大合同谈判过程当中,我充满自信地跟他聊起过一个观点;我说双方的合作信任基础,关键不在合同条款,而在于谈判过程当中形成的相互信任。在日后合同执行过程当中发生任何疑问,我们都不会去翻合同是怎么写的,而是简单分析这件事情双方是否有过任何形式的共识、事情本身合理与否、如何解决等等——那样的合作当然愉快了,客户满意,我其实也轻松。但是,你必须明白,我敢在客户面前那么承诺,我一定需要公司内部相当程度的信任和支持力度。万一任何合理但不在合同的客户要求,我要能在公司内部摆得平,否则我的字典里会被加上大号且黑体的“忽悠”俩字”。
这段话对我有很大的启示。协议是什么?合同是什么?在目前的国情下,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解决问题最糟糕的预备方式。换句话说,签订合同和协议是为预防最后使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做准备,而这种手段应该是商业活动中最下策的方式。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所以出了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想办法解决,舒舒服服的把事办了,完成项目。至于诉诸法律手段,想都别想,依据中国的效率和司法制度,耗你三年五载,耗都耗死了,赢了官司又能怎么样?作为一个大型项目的主要干系人之一我深有体会。
在现今的中国不管做什么事情,欲想成事就不得不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考虑到各种因素。中国就没有孤立的经济,任何经济现象都是和政治捆绑在一起的。
接着,他推荐了James McGregor的一本书《One Billion Customers》,我仔细的研读了这本书。
CHANGE, WE CAN!
我想再加一句,CHANGE, I CAN TOO!

跟对老大

蒙牛的牛根生就老大的当法曾有个肺腑之言,他说,企业最初成立时情况其实都差不多,几个小兄弟,几条破枪,每个人总共也发不了几发子弹,就和正规军干上了。可是,这后面的差距逐渐就扩大了,有的人越干声势越大,有的人越干动静越小。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很有共性,那就是“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老牛又说,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公共汽车,那么,老大只是这辆车上的司机而已,本车核心目的是把来来往往的乘客运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只有乘客安全抵达目标,司机才有资格收取车费。如果司机误以为自己是中心,乘客是陪衬,那么,整个定位就大错特错了。所以,“金本位”成不了企业家,“权本位”也成不了企业家,“人本位”才有可能成为企业家。

有人非议阿里的商业模式,但从来没有人非议阿里的团队,有人非议马云善于炒作,但从来没有人非议马云的管理艺术。创业多年,阿里从来没有人提出来要走,公司最初的18个创业者,现在一个都没有少。

马云说,“进了公司,就是朋友,我是捏他们的水泥,他们是石头。阿里巴巴也是水泥,沙滩上的小石头,可以捏在一起抗衡大企业。团队的合作精神就像拔河一样,无论方向朝哪里,只要大家一致,总能赢。”

阿里周六、周日总有很多人在加班。马云说,“其实你们认为这是工作,我们认为是工作更是快乐。”他说,“我付员工的工资可能不是同类公司里最高的,但是我自信工作起来,阿里巴巴的员工是最开心的。如果管理层问题重重,那你谁也吸引不过来。这帮人都是聪明人,前景好,能做事,他们才来。”

马云的凝聚力从何而来?阿里巴巴一位创业员工说,“我感觉他本质非常好,非常善良,比较照顾周围的人,而且不是应付也不是应酬,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他把我们当朋友,他付出从来不讲回报,他很平等待人,而且做得很正。很多事情我们觉得很困难,可是他却说,你看我们还有这么多希望,跟他工作很高兴。生活永远是两面的,你看到一面特别抢眼就看不到另外一面,他启发我们看另外一面,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没怎么愁云惨淡,很开心就过来了。他的性格也很好,这些都影响了我们。”

对弟兄们关怀体恤提携,史玉柱是出了名的。他二次创业初期,很长一段时间,身边的人连工资都没的领。但是有4个人始终不离不弃,他们后来被称为4个火枪手:史玉柱大学时期的“兄弟”陈国、费拥军、刘伟和程晨。

这种非常的凝聚力源自对弟兄的“有情有义”。

刘伟等内部人看来,史玉柱是个重情重义的人。5年前,陈国车祸,史玉柱连夜从兰州飞回上海,全公司停掉业务给陈国办后事。此后每年清明,史玉柱都会带着公司高层去祭奠。对高层用车,也只用SUV,并禁止在上海之外自驾车。与史玉柱一起爬过珠峰的费拥军,说起追随多年的理由,用的是“亲情”一词。他们相信这一点,在公司财务困难的时候,程晨甚至会从家里借来钱援助史玉柱。

不久前成功将51.com公司25%股份卖给史玉柱的庞升东,公司内部文化特别人性化,比如:每天下午300-330,有半小时休息时间;每年员工必须带家属体检,体检报销2000元,不带家属体检的罚款20;女员工化妆的,有彩妆补贴……

这样的政策,让员工时刻感到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这在新生的互联网公司是很难得的。

2006年年底的体检中,一个员工的母亲查出肿瘤早期,医生说晚半年就没救了。现在他母亲手术很成功,每个人都开始主动带家属体检。我希望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公司环境。”庞升东说。他拿出大学时的日记,上面有一段关于创造和谐的文字,还被划了好几道重点线。

老大天生不是孤家寡人,一个不关心他人的,没有资格把别人的命运与自己捆到一起。即使勉强捆到一起了,也是悲剧多于喜剧。作为老大,一定要懂得与他人分享。一个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人,不可能将事业做大。

只有当老大舍得付出,舍得与员工分享,员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就从老板这里都得到了满足。员工出于感激,同时也因为害怕失去眼前所获得的一切,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自我实现,为老大做更多的事,作更大的贡献,回报老大。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正向循环、良性循环。这是马斯洛理论在企业层面的恰当解释。

分享、体恤、关爱,不是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对老大来说,是事业成功的不二之选。

上面的几个不死鸟哪个不是这样做强的?刻薄自己的下属,总会得到报应的!中国人也有这种民族特质,你越是关怀备至,他则越愿意至死追随;你越是刻薄吝啬,他则越容易阳奉阴违。

跟对了老大很大程度上觉得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个人发展路线和方向。

一些东西-自廖保平先生作品

胡星斗先生曾说,中国人都有一点人格分裂,存在着矛盾情结,民族性趋于混乱,人性陷于二律背反:

一方面推崇和为贵,另一方面却最难合作,喜欢窝里斗;

一方面奉行集体主义,另一方面各个情愿单枪匹马打江山;

一方面以道德着称于世,另一方面不讲竞争规则的无德之流多如江鲫;

一方面号称礼仪之邦,另一方面人们普遍缺乏公德心;

一方面讳言性,另一方面国骂几乎都是关于性或性交的;

一方面鼓吹重义轻利,另一方面唯利是图,势利眼普遍;

一方面宣扬圣人、君子,另一方面溜须拍马、奴颜婢膝的小人得志……

伪善的道德滋养出信仰与行为背离的人格分裂症患者,“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就是这些人的真实画像。

伪善的道德还培育出根深蒂固的国民劣根性。当鲁迅反思出“礼教吃人”,痛批劣根性时,我们不能不钦佩他的火眼金睛。

伪善的道德之所以大有市场,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别人而不是自己谨守这种道德,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尽可能地从中获益,这样就走入了人格分裂的恶性循环。

千百年来,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每个人“济苍生、安社稷”的基础和前提是修身,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道德是一种“君子协定”,而非法律契约,全赖每个人的高尚人格做担保,看似坚不可摧,一碰到具体利益就稀里哗啦。

先贤教诲人们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高于“利”,君子不可见利忘义。但是谁都知道,“首先是活着,爱才有所附着”,做君子做圣贤才有本钱。又要表明自己重义轻利,又要活命在先,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装着装着就装出了一堆以假话和空话敷衍应事的伪人,装出了一堆双重标准不仅被心照不宣地原谅了,而且成为人人奉行社会潜规则的人 道德是一种自我要求,缺乏制度的保证和约束。

在道德准则能震撼人的心灵的时候,在唾沫可以淹死人的时候,道德可以有积极的作为,一旦道德舆论的力量削弱,道德的遮羞布就可能被扯掉。因此,中国人明知是非对错、好坏荣辱,一遇到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时,又会背“道”而行,出现严重的人格双重性。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我发现,富人说得最多的是脸面,而穷人说得最多的是骨气。为什么穷人偏好讲骨气?我寻思,这是因为穷人除了骨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维系自己的面子了。这骨气成了最后的堡垒,把拼尽这一把骨头争个体面的东西看得格外重要。要是最后的堡垒也被攻下,整个人的精神支柱就垮了,那就人将不人了,因此就要有血性来助骨气之力。

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撑脸面的了,只好用骨气来撑,由于这是最后的支撑点,因此格外地看重,死死地守住。为了守住,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去死,何况血性。

因此,在穷人这里的骨气,具有无比自戕而悲壮的色彩,或者说,将自戕和悲壮进行了审美化。眼看要饿死了,也“不食嗟来之食”,明明螳臂当车,也要为骨气而粉身碎骨,多么悲壮,多么令人陶醉!

这精神当然是很可贵的,但是为了骨气,为了血性,非得要这样自戕而悲壮吗?非要头破血流吗?我们的先人要是都是这样,我们这个民族恐怕早就消亡了。为什么这样讲?一次次外族入侵,一次次地骨气血性到底,那只有一条路——死路。这样,我们这个民族还会存在吗?我们的祖先都为骨气和血性而献身去了,还会有我们吗?还会有我们在这里讨论骨气和血性吗?没有了,早就没有了。

历史上也有一些看起来没有骨气的人在被后人赞扬嘛。那个越王勾践被抓去给吴王做车夫,受尽侮辱,要是讲骨气和血性,就该一头撞死东墙,也就没有卧薪尝胆的故事了。那个韩信,要是讲骨气和血性,受不了胯下之辱,中国的历史说不定要改写呢。

你说勾践和韩信的行为叫有骨气有血性呢,还是叫没骨气没血性?我真的说不好。

如果把骨气血性简单地看成是不需过大脑的行为,我对此持保留意见,毕竟,人不光要补钙,还得补脑,不光只有情绪,也得有理性。

关于骨气和血性,我觉得有一个网友说得特别好。他说,骨气和血性绝不仅仅是喊在嘴边的口号,而是你血液里奔涌的那种精神,那种倔犟,并因之而产生的向上的动力,去学习,去奋斗,或传播文化,或投笔从戎,或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建设努力,最起码不要危害国家。

Wednesday, March 16, 2011

from"1984"

这个是从一本政治寓言1984里面摘录的一句话:
极权最有效的统治术是仇恨教育,塑造一个远在天边的、外在的敌人,人们就会忘记身边的痛苦。
看看国民眼下对待日本地震的态度......

走路

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选择一些人一起走。

Tuesday, March 15, 2011

价值

一个人的身世并不重要──人既不是狗,也不是马,无需一定要“名种”才好。
一个人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全都要看他自己。
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公司来说,你的价值和价值观,决定了一切。
英雄莫问出处。
如果是一只狗熊,哪怕从天堂来,也还是只狗熊。

Monday, March 14, 2011

PM分析

一个行业的领头者就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者,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使整个行业更加高效和有序,并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商业生态系统。 像Intel、ARM、MIPS......
项目经理实际上就是在有限范围内业务链的整合者。
我参与过的6个项目统计分析如下:
1,【某32位ARM-Based数字基带芯片研发项目】
项目性质:新产品研发/
项目概述:设计一款新型某领域数字基带芯片/
项目预算:¥2000万/
项目起止时间:2009.10.15-2010.11.25,实际延时6个月12天/
项目规模:39人/
项目组织方式:跨公司&跨部门合作,混合矩阵型团队/
项目成果:研发完成,预算超支,时间延期
项目评价:获取公司年度技术进步奖/公司第一颗TSMC65纳米芯片/第一颗6百万门的芯片/第一颗集成237个RAM(共6.2兆比特)的芯片/在65纳米工艺上一次性投片成功/

2,【近场通信(NFC)移动支付项目】
项目性质:预研性质/
项目概述:预研使用NFC技术实现移动支付,技术上实际是RFID技术与智能卡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有机融合/
项目预算:无/
项目起止时间:2010.12-2011.02/
项目规模:4人/
项目组织方式:部门内部&项目型/
项目成果:给出比较详细的报告含设计报告、风险评估等等/
项目评价:缺少核心IC,仅仅能够提供IC的供应商公司是公司的竞争对手,项目取消。

3,【智能图像处理系统】
项目性质:科学研究
项目概述:设计一种新型的图像处理系统
项目预算:¥550万/
项目起止时间:2008.4-2009.6/
项目规模:11人/
项目组织方式:部门内部&项目型/
项目成果:差强人意,勉强达到预期目标/
项目评价:非商业性质的研发

4,【某32位ARM-Based多媒体应用处理器项目】
项目性质:新产品研发/
项目概述:设计一款新型多媒体应用处理器/
项目预算:¥2800万/
项目起止时间:2006.6-2007.7,实际延期4个月/
项目规模:42人/
项目组织方式:部门合作/
项目成果:属于原有产品重大升级,修正重大缺陷构成新产品/
项目评价:全球首款支持多格式硬件解码的移动多媒体处理器/国内第一款使用0.13微米工艺的SoC芯片和当时业界最复杂的H.264高清硬件实时编码模块/国内当时最为复杂、工艺最先进的SoC。

5是项目4的直接结果,用于设计Smart Phone和IP-Camera等应用方案,6是项目3的直接结果,用于产业化,基本上以失败告终。原因有空详细分析。

以上项目没有哪个项目是从零开始造轮子的(当然也不可能从零开始),包括两个IC设计项目,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添加一些有效的改进和优化即“80%的基础+20%优化和改进”,这就是新东西的来源,这个就是创新。
项目经理在里面的角色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和有效的预算内,组织各方的资源,协调各方的人力来完成立项说明里面的既定指标。当然,我从事的项目没有一个能够完全按照既定计划完成的。延时、超支、调整预期性能指标等等,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规划再完美的项目也是跟未知、未来做博弈,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地震啊?风险贯穿始终,项目也充满不确定性,好的项目规划只能尽量的降低这个风险而不能完全消除。
这个也说明一个道理:理想是好的,但是如果项目的四大元素都是刚性的,这个项目注定要失败!“多、快、好、省”听起来很美妙,实践起来有那么有效吗?做项目有时候就很像看毛片,看的人觉得很爽,真做起了就未必了。
那么项目经理的成绩也主要是体现在对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配置上。 软件项目管理者应该是产品“产权”的所有人或者代理人。
从产权的角度讲,如果一个项目没有明确的产权所有人(或者产权代理人),就会导致项目偏离价值目标。集体可以协商,但集体显然不能做决策。所以,任何团队都需要领袖,也都需要带头人。
应该说,项目的成败得失在更多的意义上还是所有者的成败得失。如果项目管理者只是个执行人,而不是所有者或者代理人,那项目的走向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在重大的事件关头,所有者和执行人的立足点是不一样的。
项目组成员承担的只是“过失责任”。即只要其没有违反公司规定,不管项目成败与否他都有权力领到薪水。项目的所有人承担的是“剩余责任”,只要别人不承担的责任,他都要来担。哪怕他什么错都没犯,从头到尾到尽职尽责,但只要最后项目失败了,他依旧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生产力的角度讲,提高生产力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技术的进步,更有效率的技术会大大提升生产能力;另一种方式是提高配置效率。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货尽其畅。善矣。

PM时间规划

时间:3月8日 - 6月15日,共计100天。
目标:PM。
范围:嵌入式产品开发、软件产品(服务)开发。
预算:时间100天,整理以往Team Leader经验,阅读有关书籍,提升理论水平。
安排:时间精细化设计、参阅每天的笔记。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Saturday, March 12, 2011

今天,我为日本祈福

昨天,Anders突然告诉我,日本发生大地震了!
我赶紧搜索了下,发现日本东京湾以东的海底发生了里氏8.8(有说是8.9)级的地震!
我当时的感受就是,还好不是东京湾附近,要不就真的是东京沉没、损失惨重,大大的灾难了。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我现在就是什么样的心情!
自然灾害面前没有你我之分,大家都是人类!我查看了新浪的专题留言、查看了其他网站的一些言论,我真的发现那么多的愤青看到日本灾难的时候幸灾乐祸的样子,好像人家死了女人就好似自己娶了老婆的那般欢心!
中国人,好像有一种天生的幸灾乐祸看别人好戏的嗜好,这种嗜好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变得炉火纯青,光芒四射,我没有的你也不能有,你比我好我妒嫉仇恨,你比我差了我兴高采烈喜形于色,这种现象在中国近代社会比比皆是。
我知道,虽然在TG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50年内我们不可能真正意义的超越日本。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艰辛。
我知道,这个神奇的国度是什么都能做的出来的,玩弄数字这些虚妄的东西更不在话下!
我知道,国内居然有这么的愤青!连个街头的小偷都不敢吱一声,到头来居然一会儿灭韩国、一会儿灭日本的。
我知道,那么多的愤青自己的女朋友保不住、自己的工作保不住、自己的房子保不住.......居然天天想着去保钓鱼岛。
连压在你身上的侵害你都不敢被动的去反抗,居然天天意淫着主动出击灭这个灭那个!
不敢反抗本国侵害者的民族,居然天天做着春秋大梦去消灭异国民族,真是滑稽。
在灾难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历史的教训需要铭记、反思,进而交流和沟通,但这个不是制造仇恨和无知的理由!
祝愿日本人民能在这个灾难面前挺住,用大和民族的坚强意志力和坚韧不拔的勇气战胜困难!
我祝福日本人民!同时,有知道日本此次灾难捐款方式的朋友告知我下,我打算为日本捐款,跟汶川的一样多!
虽微不足道,但这是我的一种态度、一种方式!

Friday, March 11, 2011

国内微电子行业现状分析二

两年前,因为有比较好的机会,我进了现在的公司。
同样是IC设计公司。
它经过巧妙的资本运作之后于10年成功上市,市值最高的时候将近200亿RMB,是国内三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芯片公司总市值的三倍。一下子成为国内IC设计行业的榜样。
成为股王和在国内IC第一股的荣耀光环下面,我也看到了一些不大和谐的东西!
首先,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公司的背景的话,千万不要随便向它学习!因为,首先它不是唐骏,它的成功不可复制!
......
占位待续!
......
索性到此吧!
以后有空再详细的分析下这段对我人生影响深刻的经历,无论如何对我而言都是笔珍贵的财富。

Thursday, March 10, 2011

领导

民主讨论,独裁决策!
多体会下,我觉得做Leader的秘诀就在这里。

Tuesday, March 8, 2011

关键时刻,拼的就是忍耐力

我认为我的职业生涯到了比较关键的时刻。
人生的十字路口总有那么几个。
不迈出第一步,你永远不知道能不能做成!
既然已经分析的那么透彻了,决心已下,那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能够忍耐和搏杀一次的不如意,遇到更加复杂、条件更加艰苦的事件就更加有信心和勇气拼下去;退却一次,就会导致次次退却,最终落得一事无成!
挫折和不如意在所难免,既然在下定决心之前已经考虑过这些事情,那就勇敢的去面对吧!
人这一辈子,总是要做出几个比较重要的决策,每次的决策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不能面对现实,永远是怯懦者!
以自勉!

近段时间看过的书籍

PM:
《突破项目管理难点-从WBS到计划》。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 GUIDE)》 第4版。
《项目管理修炼之道》。很好的一本原版著作,我很反感把原著翻译为XX之道、XX之禅、XXXX-从入门到精通。真他妈的恶俗,搞的像宗教一样。我不反宗教,更不认为宗教不好,恰好相反,我认为宗教有着其相当积极的一面。我只是觉得搞技术就别搞的神神叨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那是妖怪!

心理学: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第七版)》.尼尔·布朗(M.Neil.Browne)&斯图尔特·基利(Stuart.M.Keeley)著。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美)派克著。
《心灵简史》.(奥)弗洛伊德。
《情绪的解析》.保罗·艾克曼著。
其他: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
《智能卡技术-IC卡与RFID标签》。

接下来打算细看的书籍:
经济学方面的一些著作,正在甄选。

国内微电子行业现状分析一

我大学毕业后没有读研直接找工作了。
一来我根本不想读研,向往自由的生活,不愿意被人管的太久;二来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觉得二十好几还不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太不好意思了。要不我当初就会去读军队系统的院校,还免费呢!
我参加了工作。
本来也是家里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的!可读书的直接结果就是我眼界大开,向往外面的世界。一个小时候很好的兄弟曾说,要是不读那么多书,早早的娶媳妇、早早的生娃娃,男耕女织,农闲的时候打工做活也不错!呵呵,蛋扯多了!
我当时满腔热血,在大学读的通信工程,设计电子方面的东西比较多。总的认识就是信息行业我们不行,软件不行,硬件更不行。支撑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硬件是INTEL,软件是Microsoft。看看教材,《微机原理》必是INTEL的X86,扫盲性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就像是微软的培训教材。
我早早的成为了技术愤青。鄙视MS,一头扎进GNU怀抱的时间也算蛮早的。当然,直到今天也没对GNU有啥卓越贡献,只能算个伪GNU粉丝。如果说使用GPL性质的软件也是贡献的话,我只好承认我这些年还是不遗余力的做了点微薄的贡献的,起码我自己,我女朋友都慢慢习惯了Linux、OOo......
参加工作的时候有很多领域可以选择,我当时做了个比较详细的分析,要知道换个工作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是换行业怕就难了。我选来选去选择了IC设计行业,做芯片,似乎是高科技,比价适合我的心情。
对于职位的选择我想多说几句废话给各位做个参考。职位的选择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一旦选择了一个职位,给自己未来留下的回旋和调整的空间就会非常小。一个公司若不好,可以换另一家;一个老板若不好,可以换另一个。但是选错了职位,你就要一切归零,从头开始。当然,有时候从头开始并不可怕,但是,你如果能不去走这个弯路岂不是更好?
选择职位时,除了要考虑职位的发展空间外,还要考虑自己与职位的适应性,要考虑自己内在的一些特质和需求。
我刚进入的一家公司是设计多媒体处理器的,ARM-Based。老板是硅谷的博士,很牛,在硅谷已经有成功创业的经历,后来创办的公司被高价收购。回来搞了一大笔钱之后就轰轰烈烈的干起活来了!
老板的硅谷精英思维很浓厚。老板说过小公司挑战大公司是硅谷一直以来的一项传统,所以我们一开始也是把自己定位于高端产品,把竞争对手瞄准Intel、Freescale、德州仪器等强大对手。这样,我们研发产品一定要用最尖端的技术,工艺也用最先进的,实现的功能一定是别人还没有实现的。实质上我们的产品尽管跟国外最先进的产品还有差距,但我们的起点确实不错。我们的市场策略也是以瞄准国际性的大客户为主。
这样,我们的第一款芯片花了三年的研发时间才面世。
就像没有零缺陷的软件一样同样也很难有零缺陷的硬件。我们的第一颗芯片是有不少缺陷的。它发布的同时,它的升级版也开始了研发。又过了一年,升级版发布了,修正了不少bug,产品功能更加强大,功耗更低,更具有性价比。
可惜的是金融危机来了!
国内IC产业总体上是过度外向型,订单和技术严重依赖国外。此外,一些具有海归背景的IC设计企业资本大部分受制于海外(我们的投资方就来自日本),中低端IC消费类的应用市场过度依赖出口。在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随着订单的抽走、风险资本的搁浅、国际市场需求的萎缩, IC设计公司生存环境迅速恶化。
在2007-2008金融危机重灾年,多数IC公司都活的很艰难(智多被收购、展讯苟延残喘),行业正在进行大幅度调整。
对于我那家公司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投资方软银亚洲(Softbank)支持的风险资本基金早在2007年底便提出了冻薪要求,并在2008年4月份 要求采取更为极端的举措---强制裁员,于是公司150多人的队伍最后杀到30人左右。
IC行业,特别是消费类IC收到重创。原因很简单,这个领域属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之后追求更高层次享受的需求,非生活必需品。危机爆发之后,人们收入减少,相应这些作为生活费必须品的需求就会大规模减少。反倒是蔬菜、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行业受到影响最小。
奉行精英主义;以技术为导向,模仿别人是可耻的;产品研发走高精尖路线;开发客户以大客户为目标;一开始就瞄准国外市场……
上面就是典型的硅谷风格。
与此同时国内同样做多媒体处理器的瑞芯微、君正集成电路(来自方舟团队),瞄准国内中低端市场,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走的正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路。低调赚钱。
我觉得在全世界都来中国淘金的情况下,除非个别原因,一家立足中国的公司更应该首先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然后再考虑走出国门(参考华为、腾讯)。眼高手低和好高骛远的不仅仅是个人容易犯的错误,作为公司同样容易迷失方向。时刻记得,这是在中国,要了解中国国情。

Monday, March 7, 2011

华为是个好学生

那个32位ARM-Based数字基带芯片项目即将结束的时候,从一开始就跟我们一起奋战的那个兄弟去了华为。理由有二,一曰钱多,二曰岗位核心,仅此而已。想想也无可厚非,名牌大学的硕士呆在这里焊焊电路板,run run写好的代码观察下结果,也确实不是个事。
兄弟去了华为不久,我们又聊天。哥们说真累啊,累的半死不活。晚上10点前你走人都觉得不好意思,人家都在,最关键的上司还在你怎么能走呢?偶尔一次还行,经常这样到年底就该走人了。他怀念起曾经美好的日子了,打杂就打杂吧,在哪没打杂的呢?后来我开导他说,既来之,则安之嘛。你又不是一辈子都在那,呆两年不合适可以再换嘛。他思考了下说,也是啊,何况还打算近期在深圳买个二手房呢,最重要的是华为给点钱多嘛,忍忍也就算了。
我终于见识到华为的厉害了。
任总说,华为只有一个学习榜样,只学IBM。混这碗饭吃的都知道IBM是什么角色,当之无愧的全世界信息行业的第一牛X公司。作为IBM的嫡传弟子,华为是个好学生。
华为的研发系统、供应链系统......都学自IBM,华为的运作模式(除了上市)和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也学习IBM。
不久前跟一个做猎头的哥们聊天,提到IBM怎么执全球科技牛耳,大师级角色多了去,你们搞猎头的怎么不去他那挖人。哥们说,IBM出来的人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因为这个庞大的组织里面分的太细,出来的员工基本不会是多面手。猎头挖的都是高层系的职位,他们出来的人不适合做高层。这可能就是IBM高明的地方,IBM员工享受着高于行业均值的薪资待遇,队伍相当稳定。一个新员工一进入IBM,公司就有专门的培训师和人力资源师根据你的兴趣爱好、学历、潜质给你量身定做职业规划。然后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一生交给IBM,你就是个让别人看起来眼睛放光、羡慕不已的IBMer。
华为很精明的学到了这一招。他提供给员工高于同行业平均值的薪资待遇,看起来他的员工都属于这个行业的佼佼者;然后他把他们的时间榨取到极限,让他们忙的无暇思考,没有时间关注工作之外的东西。在高薪的背后衍生出高消费-买房买车,然后一个无形的东西像链条一样的锁住了这些人。累吗?很累!想离职吗?不现实,房贷呢?养车怎么办?想想虽然累,起码还有高薪嘛,忍忍算了!在高薪的遮羞布下加班显得理所应当和理所当然。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员工终于进化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被体制化!
这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Red所说犯人与监狱的关系:刚开始你厌恶他,后来你习惯他,最后你离不开他!某天你失去了他,你有种深深的恐惧!
到了这个层次,你已经作为一个坚实的螺丝钉被卯在这个战车上了,生死与共!
这就是所谓的狼性文化吧。

思维的重要性

我从小生活在中西部农村,那里距离市中心起码在一百公里以上。
农村的生活是不讲究那么多的,生菜和熟食在一个案板上面切;盐吃多了也无所谓;食物熟了就行;生病了就去打点滴,更有甚的自己看病症跟别人的类似就直接吃别人吃剩下的药......
我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后来我读了大学,交了女朋友!女朋友的家在一个省会城市。他们那里吃的很清淡,我才知道盐吃多了不好,药物不能随便吃,生菜和熟食要分开切......
我那个时候才觉得事物并不是像我的老乡或者很早的我想象的那样。事物本身原本可以不那样的。我身上也保留了很多石器时代的非良好习惯,于是我也开始实施了Obama总统的口“Change!”。我也要变革!
与其保守的固守残缺还是作出决策走向不明的未来?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高兴的是我走出了关键的一步,我想下一步会更精彩。
我想起来了明朝的张居正,那么多官员宁肯守着那些家当等死也不愿意跟他去冒改革的风险。为什么?变革意味着不确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风险。人心深处是深刻的恐惧,人心深处,神与恶魔同在。
我立世近三十年,方才悟到这点东西,方仅仅走出了一小步!
尚不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Sunday, March 6, 2011

中国电影工业已经彻底堕落

去年至今,我看了几个朋友推荐的电影,韩国的《欢迎来到东莫村》、《太极旗飘扬》以及比较新的《率真而活》;印度的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宝莱坞机器人之恋》;日本的看了《菊次郎的夏天》、《座头市》。印象比较深刻的就这么多吧!
为何单独把这几个国家的挑出来说说呢?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邻国,都是我天朝国民看不上眼的,什么“小日本”、“高丽棒子”、“印度阿三”等。
其实我早年读中学的时候也是个愤青,整天打算着这么灭高丽、灭日本的,后来读了大学,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没有被洗脑,我早早的就永别了愤青,能够以比较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一些问题。这得怪我有点早熟,还不安份!
我有个坏习惯,喜欢思考;思考就罢了还喜欢查阅史料;查阅史料就罢了,还喜欢追根求底;这个也罢了,最坏的是我还喜欢记记笔记。妈的,这些东西害人不浅,搞的我居然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看待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多数居然和教科书的不一样!我当年的老师要是知道这个事情,肯定会不高兴的。
我爸说历史都是人编的嘛,谁当朝谁就写历史。所以我自小不把历史当回事。
我很早就意识到其实韩国、日本是很厉害的角色。我早不像那些SB愤青,提起这两个国家就欲灭之而后快。我也不认为日韩有多猥琐,相反我认为这两个国家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印度!印度是跟我们有差距。一提到印度,有些人就阿三阿三怎么样,阿三的阅兵像杂耍;阿三的种姓制度怎么不人性;阿三的贫民窟世界第二;阿三的军事万国拼凑;阿三怎么懒惰、怎么不求上进、怎么SB......总之,没有一个他们看不上的。
他们以爱国自居,不容别人说中国的不好,不容他们说其他国家的好。如果是美国的话还凑合,其他的没有看的上眼的。
我看了上面韩国拍摄描写韩战的电影,感受颇深!一个异国的电影能引起我这么大的感概还是很少见的。国内三十年之内不会有这样的作品出来的。
不多说了,累赘!

Wednesday, March 2, 2011

食堂吃早餐的启示

我在科技园上班,早上多数去高新园食堂吃早餐。算起来也有三年多的时间了。
去的多了,慢慢发现一些问题,从这些问题里面折射出许多根本性的东西,我觉得有必要做个总结。
先说说高新园食堂的位置,如下图:

如图示,高新园食堂在高新南四道和科苑路的十字交叉位置,周边全部是高科技公司的写字楼。人流相当密集,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每天来这里吃早餐、午餐的人都很多。由于我主要在那吃早餐,着重说下早餐的事情。
下面先看下高新园食堂的内部结构图,上面的不同颜色标注的路线图先不理会。

如上图,高新园食堂有两个门,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入口的地方有四个取食物的通道,由这四个通道组成了四个队列(图中以绿色线条表示)。也就是说买早餐的人排成了四个队伍。
其中食堂工作人员工作区1主要为就餐队列1服务;
其中食堂工作人员工作区2主要为就餐队列2、3服务;
其中食堂工作人员工作区4主要为就餐队列4服务;
上图中,绿色线条即是按照规矩“排队--->通过A区或B区购买早餐--->埋单--->到就餐区吃饭--->送餐具--->通过C区从出口走人”的整个就餐流程。
按照图中绿色线指示来做,效率就会很高,而且一般不会发生冲突。
尽管图中的A区和B区都相当的狭窄,实际上仅仅能够容纳两条队列单向移动。但由于流程是向着一个方向移动的,切速度没有那么快,也不容易发生阻塞。这是一个经典的数据结构中队列的现实示例,FIFO嘛。
然而,不和谐的事情总是会发生的。
有些人偏要从出口进入食堂,如图中的红线所示。
从食堂出口进来的人必须要经过C区,而C区是吃过饭的人送餐具时必须经过的区域,于是冲突发生了。
大家都急着上班。从出口进来的人急着去吃早餐;吃过早餐的人急着出去。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穿着衣冠楚楚的先生、小姐们哪顾得那么多,一个字-挤!结果第一阶段不和谐的事情在C区发生了。那些已经吃完早餐,但没吃完的残羹冷炙一不小心泼到某个典雅的小姐或女士身上了,破口大骂是不会的,但不舒服的话难免会说几句。“你小心点行不行?”,“眼睛长到哪去了?”......;回敬这些话的往往是“你不知道入口在哪吗?”,“我没长眼睛,你也瞎眼么,看不到入口在哪吗?”......如此如此,当然还没到火并的份上。吵闹几句也就算了,被弄脏衣服的自认倒霉,心理自然不爽;打翻餐具者也说不上有便宜可占,还受了一肚子的气,两败俱伤,一天的心情就在这里给彻底给弄完蛋了。

从出口进来的勇士们好不容易穿越了C区(我成为打通了第一关),要去买早餐还得继续勇往直前,穿越A区或者B区。看图中的红色箭头表示!
上面说过,A区和B去是非常狭窄的,而且每个区要给两个队列的人行走。这些杀出第一重围的先生、女士、小姐可不会在乎那么多。再接再厉,发扬战斗到底的精神,冲锋陷阵去!
要知道AB区里面四个队列里面的用餐者都是托着餐盘,里面的碗碟都是盛着热气腾腾的汤啊、菜啊什么的。这些先生小姐当然怕别人把食物打翻他们那昂贵的衣服上,所以在两个队列之间逆向突围的时候绝对不会忘记用包包和手推两边的人,小心点啊,老娘/老子的衣服贵着呢!

悲剧不免发生,而且经常发生!
再详细描述就显得老套了。
多数杀过C区的先生小姐也能够杀过A区B区,虽然他们背后可能整个就餐队列的人都在盯着他们的背景骂。对于国人来说,这是算不了什么的,听不见就当他们骂自己吧!
有运气不错的,自然就有倒霉蛋了。少数没能顺利杀过这两重天的人就给无聊的排队者充当了小丑的角色,让大家排队的时候也能看看这些小丑现场表演的节目,打发下这段无聊的时光也并非是件惬意的事情!

那么有没有在食堂出口处不进入C区到A区B区的办法呢?有!从食堂出口处,按照图中蓝色线条的指示,绕个弯即可到食堂的入口。那么这个距离有多远呢?15米!这种方案比从穿越C区、A区B区火线能浪费多久时间呢?答案是,就餐的时候能节省30秒以上!非就餐时间可能真的慢10秒钟吧。那为什么那么多先生小姐不愿意这么绕过来呢?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

那些层层冒险穿越C区A区B区的人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内心是怎么思考的。不过,推测下还是蛮有意思的,他们可能出于以下考虑:
1、好玩!生命在于折腾嘛!上班忙,挤来挤去的就当是锻炼身体。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心理是有点不正常的。
2、练口才,吵架也是需要天赋的,没有天赋也行,咱多多创造机会,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嘛!同上。
3、从C区进去比较近,偷懒,不想走那么远,要知道15米也是很长的距离,哪有直接从出口进去来的近,一米不到就进入食堂了(不理解,问题是你进去了,取食物的地方在入口那,你还不是要到出口那里去排队?)。
4、插队。不错就是插队。由于买早餐的是四个队列,队列在移动的时候总有松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从C区过来的人见缝插针的就打乱原来的有序队列,用不着跑到入口排队,直接插进去买食物。似乎占了很大便宜。
妈的!
我最讨厌这样的人!
想想我们现在的国情,也是这个样子啊!守规矩的人必定吃亏!不守规矩的人能获得更过的利益。破坏规矩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还有好处可捞,被人津津乐道,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Tuesday, March 1, 2011

换位思考

有些人自己缺什么,就想当然的以为别人也缺什么。这样不好,引以为戒!

Labels

Followers